一、离心式压缩机的主要结构
1、叶轮(叶片轮)
是向空气施加动能的部分,过去是以精密铸造的方式生产,但在开发出高速5轴加工机后,更多采用切削加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实际生产工时数少,成本低廉。其材质一般使用了不会腐蚀的钛合金或不锈钢。
从原理上看,压缩级数越多越接近于等温压缩,其效率越高。如考虑中间冷却器的压力损失及轴封装置产生的泄露,2级压缩与3级压缩的效率之差大约为3.5%,3级压缩与4级压缩的效率之差约为1%。
由于流体数值分析的进步,其处理软件已经不存在购买门槛,因此老牌制造商在技术与数据积累方面的优势已经消失。叶轮单体的效率也达到95%,已没有多大的改善余地。
由于干螺杆压缩机的螺杆与螺杆的接触会烧焦并受损,因此对精度的管理非常重要,但离心式压缩机的叶轮即使与蜗壳发生稍许接触也不致于烧焦并发生事故。运转中的叶轮由于离心力引起的形变或蜗壳的形变,致使实际运转时叶轮的出口并不存在缝隙。如在运转结束后进行拆分查看,则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确认轻微接触的痕迹。也就是说其结构非常..。
2、扩压器
对叶轮加速的空气进行减速,并转变为压力的装置被称为扩压器。
如不带叶片(无叶片式)则空气多沿圆周方向流动,到达下游涡室(蜗壳)的距离变长。一般地,通过安装固定式叶片将气流角度改变为沿半径方向来缩短通过的距离,减少通路的摩擦损失。该通路存在隧道式、叶片式、无叶片式等。
1983年九州大学的妹尾泰利教授在ASME公布了其开发的小展弘比叶片扩压器(低密度型),在效率与流量范围内非常实用,得到了全..的广泛采用。妹尾泰利教授在当时并未申请..权,因此该项技术在..范围内使用都不受限制。
流体力学当中,对空气的减速要比加速困难。因此扩压器的改良开发难度要高于旋转叶轮的开发,目前在实际使用上的损失约在10%左右,还存在进步的空间,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改良。
二、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
1、喘振
离心式压缩机具有容积式所不具备的喘振特点。
当流量减少到某个界限时,扩压器及叶轮会出现失速(stall),下游的空气开始逆流向上游。在该流量界限下,排气侧空气发生一次全量逆流,下游被压缩的空气在上游急剧膨胀,会产生爆炸音。该逆流使排气侧的压力急剧下降,后又上升并再次发生逆流,这种振荡现象被称为涡轮的喘振。
由于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是扩压器或叶轮的失速,因此要考虑防止该失速的方法。在叶轮施加的动能被不断地转变为压力的情况下,失速的原因是过大的减速。一旦发生减量,扩压器这种一般减速器会.先开始失速,有的设计也有可能出现叶轮先失速的情况。
叶轮是一种空气加速机,一般不认为其会出现失速,但如果从叶轮与空气的相对速度来考虑的话,则在叶轮也可能出现减速。如要尽可能避免失速,可以减小扩压器或叶轮的减速比,但这样会增加半径方向上的长度,通路内的摩擦损失会随着该长度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如何缩小进气壳(蜗壳)来有效地减速,是提高离心机性能技术的关键。不带叶片的无叶片式扩压器通路距离也比较长,损失会增加,但另一方面其减速比要比带叶片式小,因此不容易发生失速。
在相同条件下,即运转时不改变转数并降低流量,提高压力比,则干螺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会上升,螺杆会烧焦损伤,因此其带有排气温度上升即触发停机的..装置。离心式压缩机也带有避免喘振的控制装置,但即使控制失效出现了喘振,一般也不会引起损伤,它会因为振动过大或逆流空气温度即进气温度上升而停机。
2、流量调节范围
离心式压缩机的特点是,通过缩小进气阀,不仅能够减少进气量,还能够移动作用点,降低进气压力以减少压比的增高。而把握调节范围的关键,在于如何避免前述的喘振。
要追求...率,可以加大叶轮与扩压器的减速能力,减小通路损失,但因流量的减少很快便会出现失速。原则上,同时追求...率与.大流量调节范围是矛盾。市场中的产品被迫做出了一定的妥协。
制冷剂或汽车引擎涡轮增压器中的扩大流量调节范围技术已十分成熟,防止扩压器失速的扩压器旁通技术、扩压器节流技术以及防止叶轮进口部分失速的技术已有相关产品。
这些技术可扩大离心式压缩机的流量调节范围,使离心式压缩机作为一种容量调节设备有效地与变频式螺杆压缩机进行对抗。